“當前,十堰正處于(yú)新一(yī / yì /yí)輪改革發展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戰略機遇期。發展數字經濟、建設智慧城市,是(shì)十堰貫徹五大(dà)發展理念,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,實現彎道(dào)超車、後發先至的(de)最優選擇。”昨日,市委副書記、政法委書記王濟民接受記者采訪時(shí)說(shuō)。
如何發展壯大(dà)數字經濟、建設高水平的(de)智慧城市?王濟民認爲(wéi / wèi),要(yào / yāo)把發展數字經濟、建設智慧城市、推動市域社會治理有機結合起來(lái),圍繞社會治理“24365”工作體系,加快構建技術支撐、數據驅動、智能融合、政策保障的(de)智慧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共同體,爲(wéi / wèi)市域社會治理插上(shàng)智慧翅膀,構建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社會治理新格局。一(yī / yì /yí)是(shì)深化智能化應用,實現設施聯通、網絡暢通、平台貫通、數據融通。全面推進政法智能化建設,提升情報信息預測預警、矛盾糾紛排查調處、政法業務協同、法律監督、政法輿情監測反應、立體化治安防控、大(dà)數據服務、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共享服務、突發事件應急指揮、綜合業務等十大(dà)能力。二是(shì)打造十堰社會 e治理平台,加強資源整合、數據共享,在(zài)市一(yī / yì /yí)級推行信息化功能應用 e治理模式,并延伸至鄉鎮(街道(dào))、村(社區)和(hé / huò)網格,使這(zhè)一(yī / yì /yí)平台成爲(wéi / wèi)縣(市、區)維護社會穩定形勢研判平台,成爲(wéi / wèi)村(社區)書記、民(輔)警、網格員等基層一(yī / yì /yí)線人(rén)員的(de)工作助手。三是(shì)紮實推進“雪亮工程”建設,以(yǐ)社會治理中心規範化建設、綜治信息平台建設和(hé / huò)視頻探頭聯網互通爲(wéi / wèi)着力點,推動治理服務向每戶、每人(rén)延伸,讓群衆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和(hé / huò)安全感。
王濟民說(shuō),在(zài)“三農”工作上(shàng),要(yào / yāo)大(dà)力發展智慧農業、數字鄉村,補齊農業農村短闆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。一(yī / yì /yí)是(shì)提升農村互聯網和(hé / huò)4G/5G網絡覆蓋率,加快推動農村水利、公路、電力、冷鏈物流、農業生産加工等基礎設施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。二是(shì)大(dà)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向農村延伸。三是(shì)加快智能環境監察系統、農業物聯網系統、農産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監管系統、農業科技服務系統、農業數字公共服務平台等建設和(hé / huò)推廣應用。四是(shì)建設一(yī / yì /yí)批特色鄉村文化數字資源庫、農村基礎數據中心等,探索數字農業、智慧農業發展新模式,全面建設精準農業、設施農業、循環農業、效益農業。五是(shì)以(yǐ)縣域經濟發展爲(wéi / wèi)主體,打造一(yī / yì /yí)批數字農業、數字鄉村示範園(基地(dì / de)),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。
編者按:發展數字經濟、建設智慧城市,是(shì)當今時(shí)代發展的(de)大(dà)趨勢,是(shì)十堰跨越趕超的(de)必然選擇。今日起,本報開設“領導幹部談數字經濟”專欄,特邀請市領導及縣市區、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(rén),暢談數字經濟發展和(hé / huò)智慧城市建設,掀起思想大(dà)讨論,打通思想“中梗阻”、觀念“無形牆”,拉升發展标杆,升騰發展氣場,登高望遠,務實擔當,推動十堰高質量跨越式發展。敬請關注。
秦楚網訊 (十堰日報)記者 紀楓波